「聚美回购1亿股份」美的回购股份

体育正文 245 0

聚美回购1亿股份

美的回购股份

陈欧聚美优品的发展怎么样了?

陈欧的聚美优品已经退市。 2020年4月27日,聚美优品正式宣布从纽交所退市,完成私有化,母公司和买家将收购聚美优品所有已发行A类普通股和美国存托股份。从上市首日的34.33亿美元市值,到现如今仅剩的2.28亿美元,六年时间公司市值蒸发超过90%。 其实这并不是聚美优品第一次提出私有化,早在2016年,陈欧就曾提出要以7美元/ADS的价格进行私有化,但是却被否决。作为最早一批的垂直美妆电商,曾经风光无限的聚美优品,最终还是走下了神坛。 扩展资料: 超优质青年的人设,使得陈欧最初的创业之路顺风顺水。成立聚美优品后,很快便获得资本青睐,徐小平、沈南鹏等人相继向陈欧抛出了橄榄枝。这位网红CEO一路带领着聚美优品敲响了纽交所的钟声。 曾经一度被视为垂直电商标杆的聚美优品,却上演了一场“上市即巅峰”的戏码。 驶入发展快车道没多久,聚美优品就身陷丑闻危机。首先是第三方供应商被曝售卖假货,随后供应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引得聚美优品的投资者发起集体诉讼。这一些列事件导致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在消费者当中的口碑下滑。 无奈之下,陈欧只能开始“为自己代言”,不仅频繁涉足娱乐圈,还带领微博上4000多万粉丝与各路明星高调互动,成为企业的公关发言人。陈欧凭借一己之力挽救公司声誉的同时,也因为个人身份定位带着公司偏离了发展轨道。 2015年,聚美优品出资3.72亿元投资宝宝树;2016年,陈欧宣布进军影视文化业,成立聚美影视。同年6月,又进军空气净化器行业;2017年,花3亿人民币收购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82.07%的股份,以及投资9600万元拍摄电视剧《温暖的弦》。 频繁的跨领域投资,使得聚美优品整个电商模块的营收逐年走低,到了2019年,市场份额只剩下0.1%。当淘宝、京东等各类综合型电商平台逐渐占领市场之后,陈欧的网红效应再也掩盖不住公司供应链、物流体系、产品类目等短板,最终错失发展风口,再也不能与行业巨头们相抗衡。
截止到2021年,聚美优品已经成长为一家多元化的时尚科技集团,业务范围逐步扩展到共享充电、影视剧制作、智能硬件等领域,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 2020年5月,美团第三次入局共享充电宝领域。这一曾经饱受质疑的行业,以陈欧收购街电为开端,以全行业盈利而消解质疑,以美团再次入局而正名,历时3年,验证了2017年初陈欧最初对共享充电宝的设想是正确的。 扩展资料 2021年1月18日海淀法院判定,陈欧的刷宝APP因非法抓取抖音短视频被判赔500万。相隔十年,再次回到大家的视线,陈欧从曾经的风光无限为自己代言的创业者到如今公堂上的被告人,引人唏嘘。 陈欧是个拥有敏锐商业和市场嗅觉的男人,2011年互联网正值快速发展时期,女性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需求非常大,但当时国内尚没有一个知名的美妆的电商品牌,于是陈欧和团队就将目光瞄准了美妆市场。没有路就创造路,说干就干,陈欧带领团队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做出了团美网,也就是聚美优品的前身。 2019年,陈欧再度创业,推出刷宝APP。作为一个高举“能刷出宝藏的短视频APP”口号的APP,能不能刷出来宝藏我不知道,但刷出了满满的套路是真的。 2021年1月18日,根据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公布的信息,刷宝APP采用技术手段或人工方式,非法获取抖音的短视频及用户评论,该行为被法院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判赔500万元。
陈欧聚美优品的发展怎么样了?

聚美优品退市后何去何从?

坊间有观点认为,聚美退市后可能会冲击A股或港股。 企业在国内上市需要突出主业,目前聚美能拿出手的业务除了电商就是共享充电宝。一方面,聚美的电商业务体量偏小,且随着近两年电商新模式、新平台的不断崛起,外部竞争变得尤为激烈,聚美的电商业务已不足以支撑其闯关IPO; 另一方面,当前资本市场对于共享充电宝业务的热度和盈利预期都有更理性和冷静的判断,这一业务能不能经得起资本市场的推敲依然存疑,短时间内不太可能作为上市公司主业。 不过,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由于聚美优品上市后市值缩水非常厉害,目前市值仅约2.21亿美元,属于较低市值的企业,私有化所需要募集的资金难度并不算大。要判断聚美私有化以后的公司走向,重点在于其私有化资金的构成来源。 若其私有化资金主要来自于公司创始团队,那么其退市后继续保持私有化的可能性较高。若私有化资金来源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那么其退市后回国上市的目标就基本可以坐实。 扩展资料: 截至2020年9月根据聚美优品最新发布的公告,该公司已接受以公司创始人陈欧为首的买方团提出的私有化方案。根据协议,买家将立即开始要约收购聚美优品所有非买方拥有的已发行A类普通股,价格为每股2美元或每股ADS 20美元的现金。 聚美优品表示,预计该交易在今年二季度完成,之后该公司将成为陈欧直接全资拥有的私有公司,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退市。不过据媒体报道,与聚美优品四年前首次提出私有化时的境遇类似的是,部分中小股东依然认为该公司私有化价格过低,对方案持有异议。
聚美优品退市后何去何从?

聚美优品陈欧创业成功案例分析

作为80后创业成功者,陈欧在事业取得成绩时不忘对当代青年人传授自己的创业心得。相信大家都很了解聚美优品了,但是对于陈欧的创业 故事 大家知道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陈欧创业成功故事分析,欢迎阅读。 聚美优品陈欧创业故事陈欧的家乡在四川省中江县,1983年2月4晶出生在德阳,少年时代的陈欧小学拿过不少奥.学生时代的陈欧数的奖,小学毕业直接跳级读初二。至16岁,陈欧机缘巧合发现了当年德阳的全额奖学金留学项目。陈欧考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并拿到全额奖学金。 陈欧大学读的是计算机,业余爱好是挣钱。打游戏比赛。和时下大多数大学生一样,陈欧在大学期间经常参加游戏比赛。但有所不同的是别的参赛选手把打魔兽当成生活,而陈欧只是在参赛前的三四天才抽空练习一下。最好成绩是曾获新加坡《魔兽争霸》前三 。陈欧通过参加游戏比赛很快就发掘到了商机,这也就成就了陈欧打造全球领先的在线游戏平台GGgame。 2001年就读于就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所学专业计算机专业。2006年,他还在新加坡读大四,仅靠着一台笔记本,创办了在线游戏对战平台 GGgame。当时盛大浩方想进东南亚市场,但是版本做得很差。GGgame短时间内吸引了数量庞大的游戏玩家,成为中国之外最大的游戏对战平台之一。 2009年,陈欧发现自己与公司不合拍,于是卖掉公司。在GGgame发展得不错时,不甘心现状的陈欧决定去斯坦福大学读MBA,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留学斯坦福让陈欧还结识了第二位创业伙伴戴雨森 2009年7月,陈欧在毕业后的第三天回国,开始第二次创业。他带着一个全新的项目,找到了已经2年没有联系过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早在2007年7月的一天,还是斯坦福大学学生的陈欧飞回北京,为创业项目融资。经朋友介绍,陈欧在北京翠宫饭店结识了未来最重要的创业恩师——真格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之一)。两人在北京翠宫饭店喝了一次茶,徐老师便决定投资他的GGgame。但陈欧这一次没有拿徐老师的钱。 两年后,当陈欧从美国斯坦福毕业再次回国进行创业时,陈欧在中国大饭店又一次遇到了徐小平。徐小平向陈欧的项目投资了18万美元,顺便还给陈欧的团队一套房子作为办公场地。斯坦福师弟戴雨森也放弃学位回国追随陈欧。陈欧选择游戏行业,成立了Reemake公司,创业项目是在社交游戏中内置广告。很快发现,他们搬来的国外模式在中国行不通。 陈欧发现中国的广大女性消费者对于线上购买化妆品的信心不足成熟、成功型的陈欧成熟、成功型的陈欧,线上化妆品行业没有领头羊企业存在。化妆品就是新大陆。他总结出了三个“可行条件”。首先,电子商务在中国正在高速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其次,化妆品需求很大,但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可信的化妆品网站;最后,做这个别的男人不好意思做的行业反倒给了自己机会。合伙人之间有了激烈的争吵,陈欧要做电商,戴雨森提议做社区。他们这边争执不休之际,国内刮起了团购热。陈欧提议先借着团购的方式做着玩,凭感觉一步一步来。由于公司的流动资金只剩下30 万,只好一面继续着游戏广告业务,一面用了两天时间,在技术上让团美网(聚美优品前身)上了线。 2010年3月31日,团美网作为中国首家专业女性团购网站上线,以正品平价形象口碑相传,在短时间内取得飞速发展。9月9日,团美网正式启用顶级域名,更名为聚美优品,成为国内领先的女性时尚限时折扣购物平台 。 陈欧将代理商的化妆品买断,存放在仓库,以限时团购的形式卖出,价格比专卖店低了4成。同年5月,陈欧全面停掉了之前的游戏内置广告业务,同时再次获得了来自徐小平的200万元投资。团美网(聚美优品前身)上线后,业绩出人意料地好,不到5个月注册用户突破10万。2010年9月,团美网更名为聚美优品,有 “聚集美丽、成人之美”的含义,同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2011年3月,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总销售额突破1.5亿,同时也获得了来自红杉资本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5月,聚美优品转型为团购外表的化妆品B2C网站。 2011年,董事会要求陈欧出来为他创办的聚美优品做代言的时候,他非常犹豫,。是陈欧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鼓励他,最终他决定舍身一试[14] 。2月2日参加 CCTV10 《创新无限》节目访谈,23日参加 CCTV10 创新无限。2011年3月27日——2013年8月4日 参加天津卫视《非你莫属》BOSS团嘉宾。5月接受凤凰卫视财子佳人专访]。8月参加湖南卫视《快乐女声》7进6微博评委团;10月21日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担任节目嘉宾。 2012年底,聚美优品发布第二支广告,在那个1分39秒的镜头中,陈欧扮演着一个创业者,受到外界各种质疑、攻击、抹黑……仅仅因为太年轻。结尾处他奋起拳击,将眼前玻璃击得粉碎,简单包扎后继续踩着玻璃碴前进,“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大家记住了这个背影,并将镜头中的9句台词命名为“陈欧体”。“陈欧体”迅速蹿红网络,模仿热潮一路高涨。陈欧的新浪微博粉丝由100万涨到了154万。2013年2月20日,“陈欧”二字的百度指数猛涨至 40000,“聚美体”、“陈欧体”综合起来指数为30000-40000。陈欧创业成功案例分析25岁之前就淘得千万级别的第一桶金,但这并不保证他接下来的路一帆风顺……“刘莉莉的事情能不提吗?”陈欧坐在办公室里,对记者说两个月前的事情,让他仍然心有余悸。 事情起源于天津卫视的现场求职节目《非你莫属》,求职者刘莉莉被主持人和嘉宾质疑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很多网友质疑主持人和嘉宾,认为他们对刘莉莉有失风度。陈欧是当时在座的招聘嘉宾之一,在节目现场,他问了一句“我可以了解你的家庭吗”,也被认为恶毒、别有用心。 2012年1月13日,陈欧在微博上向刘莉莉道歉。 “总以为自己是节目参与者,知道更多。但在朋友们的建议下,认真看了微博上的视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了几次后,确实感到,求职者莉莉在现场受到了委屈,现在我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朋友对此感到愤怒,我现场提的问题显得很愚蠢,在此向莉莉表示道歉。求职者是弱势群体,比起抨击,支持和关怀更重要。”没想到,道歉并没有给他带来平静和谅解,反而让他成为了炮火的靶心,铺天盖地的口水在网络上汹涌而至。 “问题是这个事件中我不是主角,一道歉反而变成主角了。”陈欧有些无奈,“有时候正因为你可能是偶像,所以一出事儿的时候,更多的人会跳出来。”他还总忍不住,去网络上看那些评论,看着那些赤裸裸的人身攻击,慢慢就有些Hold不住,尤其是有用户愤愤丢下“以后再也不到聚美优品买东西了”这句话后,他感受到一个公众人物的苦恼。 29岁的陈欧第一次意识到了明星这枚硬币的两面:平时光鲜,一旦风吹草动,极有可能万劫不复。“后面总结就是该低调还是得低调。不过这个事儿再过三、四个月看的话,也是一个财富,经历过了事情、经历过了委屈、经历过了郁闷,内心会变得更强大,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就打不倒了。” 陈欧向张朝阳学习 2011年初,董事会要求陈欧出来为他创办的聚美优品做代言的时候,他是非常犹豫的。“2010年做过一些采访,但是没有正式说一定要我豁出去,后来董事会讨论,尤其是徐小平老师希望我站出来,但也有其他投资人说不要我站出来,希望我花更多的精力在业务上,但是徐老师说一定要发挥优势,后来我就站出来了。”陈欧说,他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还给他举了张朝阳的例子,这位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通过打个人品牌,以极低的代价成功带动了搜狐的知名度。 “围绕自己做CEO营销,不太好意思,别人会说我得瑟。我这个人挺好面子的。”陈欧称自己本质上是一个低调的人,不是特别喜欢出来炫,“而且,中国有句俗话枪打出头鸟。但是到后来一想,我是CEO,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那个时候,陈欧和韩庚出现在地铁的双代言模式已经受到热烈追捧,他亲自出镜为公司拍摄的“为自己代言”的广告引起80后强烈共鸣,网络上掀起“聚美体”模仿热潮。陈欧接下来不断出现在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他还曾与张朝阳等明星企业家一起参加著名娱乐节目“天天向上”,在节目里,张朝阳是“可爱潮男”,陈欧则是“80后创业新贵”。 起初,陈欧感觉不错,“挺High,自己一下子变名人了,后面发现并不是一件好事,觉得挺苦恼的。而且化妆品本身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品类,别人会质疑你卖的产品到底是真货还是假货,可能会对个人的名声造成冲击;而且对CEO个人约束也很大,做什么事都会被人关注,没事还在微博上骂你几句。” 在电商推广费用高企的冷峻行规之下,创业者摇身变为明星代言人的打法,为聚美优品节省了很大一笔广告费。“真是省了不少钱,估计省了1个亿的广告费。”陈欧说,聚美优品的营销费用比例在行业中是非常低的,几次广告营销下来,聚美的销量几乎翻了十几二十倍。陈欧甚至自夸,“这是电商圈内,继韩寒的凡客广告之后,最好的一个电商广告。” “媒体去关注报道这些事情,等于帮助我们做了很多营销和传播,这是有价值的。而且消费者更愿意去记住和传播一个有血有肉的企业家,而不是一个公司。”陈欧说,相较同行每年花费30%~40%的收入用于推广,聚美优品在这方面的支出要少得多。 “我的用户大部分是直接访问,不是买来的,所以聚美的用户流量构成是非常健康和良性的。”2011年,聚美优品营业额达到了将近10亿,相比2010年,成长近15倍。 陈欧总结,聚美做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原因,基本上全靠口碑营销和CEO营销。在此之前,淘宝化妆品店和天天网、第五大道这样的化妆品B2C已经根植市场。“与其说我们占尽先机,不如说聚美以团购的模式快速切入,占了阶段性的优势,后面都是靠自己的执行和营销做起来的”。 一年多下来,陈欧已经完成了“早期快乐,后来郁闷,再后来淡然”的心理过关。“你享受的是企业带来的成就感,就必然要承担别人100倍以上的压力,这是自己选择的。” 他甚至对记者分析起来自己打造个人品牌的心得。“从营销效果的角度讲,肯定还是上娱乐性质的节目好,比如《天天向上》,因为聚美优品的用户是与湖南卫视的观众非常吻合的。但是如果打造CEO个人品牌的话,财经类和公益类节目比较适合。”陈欧说,央视的财经节目可以帮他打造品牌,而湖南卫视则为公司带来了销量。 “为了公司,还是得牺牲自己,娱乐类节目还是要去的。如果公司到了一定阶段,作为CEO我就能淡出舞台退居幕后,就交给代言人去做。”陈欧说,他现在每天加班到很晚,下了班就回家,也没什么把柄可抓。 陈欧借徐小平的名气 陈欧是在新加坡拿到第一桶金的。2006年,他还在新加坡读大四,伙同师弟刘辉(现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研发副总裁)创办了在线游戏对战平台Garena。当时盛大浩方想进东南亚市场,但是版本做得很差。作为一名资深游戏玩家兼程序员,陈欧思量,既然市场并不成熟,浩方的产品及本地化也做得很糟糕,不如自己来做。 直到现在,Garena都是新加坡最好的一家在线游戏平台。陈欧管理期间,已经达到10万人同时在线,最高峰时有四五十万人。到他离开时,通过卖给玩家增值服务的方式赚钱,没有太多盈利,但是基本可以持平。 从一开始创业,陈欧就一直受到父母的阻拦。远在四川的父母得知陈欧在新加坡创业,而且做的这个事只有用户没有赚钱,父母开始电话规劝,后来干脆远涉重洋劝说,希望陈欧能回心转意。他们都是公务员,对陈欧的期望是当一名博士。“父母觉得创业很丢人,不务正业,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表现。”直到后来陈欧从Garena退出,把股份换成真金白银,他们才开始支持儿子的决定。 在新加坡大学毕业后,陈欧决定申请斯坦福MBA。 “当时看到很多很糟糕的项目都能融到资。一看,创始人是斯坦福、哈佛的MBA,后来总结一下,这两个学校的MBA融资比较容易,自己做得这么好却拿不到钱,是因为没有斯坦福的MBA。”陈欧这个决定,完全是为创业做准备。 斯坦福申请上了,陈欧最开始是想读着MBA,同时远程管理在新加坡的Garena,当时刘辉仍然留在公司。 但远程遥控没有想得那么简单。Garena引进了职业经理人,同时因为距离太远,陈欧已经无法掌控公司,2008年中旬,他卖掉股份,拿到千万级别的现金。“对于24岁的年轻人来说,这笔钱足够了,未来10年不用工作也能养活自己,可以更好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陈欧说。仅仅一年之后,Garena接受了腾讯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 在斯坦福,陈欧认识了戴雨森。后者在斯坦福待了三个学期,就被陈欧拉回国内创业。刘辉也在2009年卖掉股份,同时放弃未到手的价值100万美元期权,追随陈欧回国创业。 这是为数不多的一开始就具备相对健康的创始团队的企业之一。陈欧有技术经验,长于融资、战略、市场;刘辉在两个创业项目中都是技术负责人;戴雨森是很好的视觉设计师。“从产品、视觉设计、技术实现到推广,我们完全都可以做,是一个非常互补的团队。”刘辉说。 在美国期间,陈欧就开始筹备回国创业计划,最后选择了游戏内置广告商业模式,他开始不断回国,和投资人进行接触,最后拿到了徐小平18万美元的投资。 早在2006年底,陈欧为Garena在国内寻找投资人的时候,经兰亭集势创始人郭去疾的介绍,就认识了徐小平。当陈欧为国内这个创业项目找到徐小平的时候,已经过去两年。 “天使投资人投笔钱会显得更加光鲜,用自己的钱创业,别人会觉得你可能是找不到工作,也没啥家底,拿天使投资人的钱是一个放大器,后面找A轮会容易一点。”找徐小平,陈欧考虑的是对方的名气。 一边喝茶,陈欧一边给徐小平讲商业计划。“说实话,那个项目很难讲清楚。我讲了很久,有广告商、游戏公司、游戏玩家,搞的是一个链条,是一个系统工程。徐老师也是知名投资人,装作很懂地就把18万美金给我了。” 得雷军真传 这家名为Reemake的游戏广告公司在中国诞生后,迅速遭遇了水土不服,几个月的时间,公司账面上只剩下30万元了。 陈、刘、戴三人整天窝在海淀黄庄附近的一间民居里思考出路。他们没有勇气完全放弃原有业务,陈欧担心完全停掉,风险太大,不如先去投石问路,尝试化妆品团购的业务。当时,他们尝试过很多事情,唯一的目标就是能让公司活下来,找到下一个方向。 化妆品团购被他们认为是离钱比较近的一件事,可以让公司活下来,但是能不能做大,当时三人并不知道。他们花了两天的时间搭建起团美网,在线上做一些简单的推广,观察有没有去点击。如果有人购买,再把单子加上去。结果效果很好,真的有消费者愿意来买。随着团美网越来越消耗人力,挣钱的可能性也比原有项目高出很多,他们决定集中全公司之力,转型做化妆品。 “刚开始转型的时候,觉得几个大老爷们儿卖化妆品,我们还有点不好意思。后来一想,如果我们不好意思,别人也不好意思,所以更有机会。后来发现,做化妆品团购的全是男人。”陈欧说。 2010年2月,抱着扩展人脉、便于融资的想法,陈欧申请了亚杰商会的摇篮计划。面试他的正是雷军,陈欧通过了,成了雷军的学生。 “雷军后来告诉我,当时看到我的创业项目觉得超级不靠谱,但是看我简历觉得人还挺靠谱,最后勉为其难把我留下的。”陈欧说。 雷军曾经告诉过陈欧三点,让他觉得受益匪浅:要做一个市场足够大的东西,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早期低成本高速扩张。 团购符合这三点,陈欧一度认为,这是最好的商业模式——预付款,30天以后再打款给商家,现金流非常好。但是此时,市场上已经有了36团、VC团这些团购公司,市场已是一片红海,凭借着早期就开始做的仓储物流这些B2C基因,陈欧再次转型,团美网从“千团大战”中抽离出来,变身化妆品B2C聚美优品。2011年,聚美优品拿到了来自红杉资本的650万美金的A轮投资。 像注重自己的个人品牌一样,陈欧一直非常在乎聚美优品的品牌。在购物体验、进货渠道等方面,严格把控。 陈欧致力于提高顾客的购物体验,聚美承诺消费者30天内无条件退货,哪怕是在已经拆封的条件下。“这在中国整个化妆品电子商务领域从来没有过,我们就想打破这个传统,因为在美国,即使消费者用完产品之后依然可以退货。只要不满意就可以退货。” 这个疯狂的想法是陈欧提出来的。戴雨森第一反应是“很酷”,同时也担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存在风险。最后,为了在用户体验方面赢得口碑,这个风险很大的政策被施行起来,“事实证明,它对用户体验提升帮助很大”。 规模的增大,让聚美在供应商面前的话语权产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不好拿货”,转变为有一定的账期。他们还延伸了业务链条,研发、生产自有品牌,比如化妆棉、化妆刷等消耗类产品。这些打着“聚美优品”标签的产品不仅强化了品牌形象,还让他们意外发现——销量大大超过其他品牌。 在陈欧看来,自有品牌的发掘是电商未来的趋势所在。“因为你不能一直在卖别人的东西,有自己的东西会让你活得更好。一是利润率更高,二是供应链可控。” 目前,聚美优品正在筹建上海和广州地区的仓储。因为化妆品不能走空运,导致货物从北京仓发往上海、广州地区的时间很长,这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分仓以后,上海、广州地区也能实现当天或次日到货。 前不久,陈欧刚刚过完29岁生日,他感慨,这次过生日跟以前不一样了,“感觉到更大的责任和压力”。 “相比马化腾创造了即时通讯时代,马云缔造了电商神话,我们不可能有当时的机遇再做一个非常大的东西了。但也许聚美有可能把握住时尚美丽的时代,这个机会,我觉得还是有的。” 陈欧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1. 陈欧创业励志故事 2. 陈欧大学创业经历 3. 聚美优品创始人CEO陈欧的创业故事 4. 陈欧的创业传记
聚美优品陈欧创业成功案例分析

陈欧2019身价多少

陈欧以11亿美元亚洲获得亚洲十大年轻富豪第六名。2017年5月,陈欧出任街电科技董事长,聚美优品向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街电)投入3亿元现金。2016年,经过综合考虑,陈欧认为分享充电宝是一条值得投资的大赛道,为了验证这一想法,2017年3月,陈欧独自从北京前往深圳,花了一个月时间视察了充电宝的所有工厂和供应链。 拓展资料:陈欧是在2010年创立的聚美优品,在3年时间内以22.1%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美妆电商平台的第一名。 并且在2014年,聚美优品上市,市值一度超过35亿美元(约人民币225亿人民币),陈欧的身价也达到了77亿。 正是如此,在1983年出生的陈欧成为纽交所220余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这一圈圈光环荣耀加身,陈欧可能还没有意识到风险的来临。线上美妆行业也算是聚美优品的优势所在,正如唯品会在服装特卖,当当网在图书,京东在3C电子的优势一样,但是聚美优品却在后来遇到了假货风波! 在电商平台还在激烈竞争当中的时候,本身消费者的好评以及信任度就是极为重要的,聚美的假货风波让其口碑逐渐下滑,无论是后来的公开道歉还是澄清假货传言的公告,都已经为时已晚。聚美优品的股价开始一路下跌,在2017年,聚美优品私有化终止之后,在2020年,聚美优品终于在美股退市。收购街电后,陈欧将共享充电宝的产能提高到100万台/月,带领街电进攻,将长期推送团队从50人增加到500人,凭借1亿元收购共享充电宝的核心专利,街电通过推动和扩大产能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事实证明,陈欧的想法是明智的。随着2019年“三电一兽”陆续公布盈利,该行业对分享充电宝的疑虑尚未消散,艾媒咨询发布《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街电以40.5%的市场份额占据共享充电宝行业首位,成为本轮共享经济浪潮中的一颗明珠。2019年12月,陈欧充电宝在街电的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95%的城市,共享充电宝的用户累计超过2亿,日均订单高峰超过200万,以40.5%的用户份额领先整个行业。2020年5月,美团第三次进入充电宝,这个一度被质疑的行业始于陈欧收购街电,以整个行业的盈利打消了它的疑虑,并以美团重返正名,历时三年,验证了陈欧2017年初分享充电宝的初步设想是正确的。
陈欧2019身价多少

陈欧:3年败光120亿,3亿买项目却遭王思聪质疑,如今成行业第一

文|财图说 编辑|财图说 他23岁开始创业,27岁创立聚美优品,靠着“为自己代言”火速走红。 32岁带领聚美上市,成为纽交所200多年 历史 上年龄最小的上市公司CEO,次年以11亿美元的身家跻身亚洲十大年轻富豪榜第六名,却在最辉煌之际,惨遭事业上的滑铁卢。 可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站上新的风口,花3亿投资被各大互联网大佬唱衰的充电宝行业,连王思聪都发微博公开嘲讽。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再次凭借独到的眼光,成为行业领头羊,完美实现东山再起。 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的 陈欧。 1983年,陈欧出生在四川德阳,依旧是“别人家优秀孩子”的经典案例,初中跳级,考入当地最好的高中,16岁时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看着如此出色的孩子,父母一心希望他能够一路读下去,最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成为行业翘楚。 而陈欧的梦想却并非如此,他希望能够成为商业传奇,当然,他也确实有这个能力和天赋。 在上大学时,由于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大家学习之余都喜欢打 游戏 。 别人打 游戏 也就是当成兴趣玩一玩,而陈欧在玩 游戏 的同时,还敏锐地发现其中的商机。 由于当时的陈欧打 游戏 水平在新加坡位居前列,于是他就拿出自己积攒的3万元奖学金建立了游戏 对战平台——GGgame,并通过平台邀请顶级高手对决。 这样的巅峰赛事,自然能够吸引到无数玩家观看,随着点击率的增加,陈欧的平台很快打出了名声,不光收获到了大批忠实用户,盈利也十分可观。 可随着公司愈发的壮大,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 首先是随着规模的持续扩张,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其次,在新加坡完成学业之后,陈欧将前往美国顶尖高校斯坦福大学继续攻读MBA,刚开始的时候,他选择专门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公司运用。 可毕竟距离太远,真的出现什么问题也没法及时解决,于是他索性直接卖掉了手中的股份,套现千万,而那一年的陈欧,仅仅23岁。 2009年夏天,学成归来的陈欧准备在商界大展拳脚,开启第二次创业。 他先是选择自己的老本行,继续做 游戏 ,将当年在新加坡的成功经历复制一遍。只可惜,GGgame来到中国之后明显有些水土不服,于是陈欧打算转投其他行业。 此时,电商刚刚兴起,大部分的创业者还处在观望的状态中,陈欧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发现中国电商领域中的化妆品市场还处在一片蓝海当中,前景非常可观。 网上还没有出现专门的平台来运作,女孩子购买化妆品还只能去实体店挑选,不仅选择的空间小,价格还高,赚差价的中间商还很多。于是,陈欧立马决定用全部身家来做美妆平台。 凭借超高的学历和曾经辉煌的履历,陈欧成功拉来了投资人,就这样,2010年聚美优品前身团美网正式上线。 先是邀请高、中、低各档美妆品牌入驻平台,再采取线上团购的形式售卖,这种团购方式不光成本要比单买价格低,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相当于女孩子只用花在实体店六折左右的价格,就能在平台上买到同样的产品,同时还能解决实体店品种少的困境。 凭借着众多优势,团美网很快就在电商圈占有一席之地,上线短短几个月,就获得10万注册用户,销售额也顺利突破2000万大关。 2010年9月,团美网正式更名为聚美优品,并逐步崛起成为国内美妆电商平台冠军,尤其是在周年庆的时候,那火爆的场面,平台的服务器都支撑不住。 到了2011年3月,聚美优品的总销售额成功突破1.5亿元,各种千万级别的投资数不胜数,作为女孩子心中的理想选择,聚美优品风光无限。 不同于其他电商平台选择明星来做代言推广,聚美优品在代言人的选择上也是独具特色,创始人陈欧亲自上阵,自己为自己代言。 其实,起初陈欧对自己担当代言人一事也有些犹豫,担心会影响到聚美的销售额。 可投资人徐小平却告诉他: 就这样两人经过不断商讨,最终将聚美的主打广告文案定为“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没想到,这句广告语一经推出火遍全网,给聚美优品带来的热度超乎想象。 网友纷纷相仿,大量“陈欧体”出现在网络上,还有广告语中的那句“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更是引起无数女性的共鸣,也让陈欧成为80后杰出模范,拥有一大批忠实粉丝。 同年夏天,吃到甜头的陈欧,又推出“我为自己代言”2.0版广告,请来韩庚做另一位代言人,这种双代言模式更加受到粉丝们的追捧,仅价值1000万的广告投资就让聚美优品月销售额暴涨至8000万,聚美优品也算是彻底在网购市场有了一席之地。 到了2014年,更是迎来了陈欧事业的高光时刻,聚美优品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陈欧也成了世上年纪最小的上市公司CEO,并在次年亚洲十大年轻富豪榜上,以11亿美元的身家排名第六。 在通过“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火出圈之后,为了维持热度,陈欧又陆续参加了几档综艺节目,包括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以及选秀类节目《快乐女声》,都能看到陈欧出色的表现。 年纪轻轻成为总裁,学历又高长相又帅,那时的陈欧完全就是言情小说里男主角的配置,喜欢他的粉丝越来越多。 而他的身份也从单纯的集团CEO转变为了“网红”,坐拥4000万粉丝的平台账号。 作为初代“网红”,陈欧的带货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随便一条促销微博,就能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卖出二三百万的业绩,不比如今的薇娅、李佳琦差。 只不过他当时的带货和如今带货主播的带货还有区别,陈欧是直接给聚美优品这个大平台打上自己的标签,在推广自己的同时,也将公司推了出去。 随着持续走红,聚光灯下的陈欧成为了中国杰出创业青年代表人物之一,而聚美优品也在电商平台崭露头角,并在垂直类项目上做到了一家独大,销售额不断走高。 在当时,只要是大家想要购买化妆品,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聚美优品。 可惜,此时风光得意的陈欧还不知道, 一场危机正悄悄来临 。 2014年7月,祎鹏恒业公司被曝光出制假售假,而经过调查,这家公司生产的假货,大多都是在聚美优品上进行售卖的。 随着“扒皮贴”的持续增多,更有相关知情人指出,聚美优品上销售的产品,有九成以上都是假的。 一时间,聚美的口碑跌至谷底,直接成为了“劣质假货销售平台”的代名词。在此事曝光后,还有不少投资者委托美国律师事务所向聚美优品发起集体诉讼。 无奈之下,陈欧只能取消第三方业务,将所有品牌改为自营。 可聚美优品作为美妆平台,靠的就是第三方业务的成交量,这样的操作只会导致聚美销售额骤减,用户购买力持续走低。 而更加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当消费者跑到陈欧微博下面质问他,让他给个解释的时候。陈欧非但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跟广大消费者道歉,反而一个劲儿地为品牌方辩解,强调自己的平台没有卖过假货。 这种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愈发导致聚美优品的形象不断下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因为失望选择离开聚美。就在这紧要关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加紧筹划自己的线上美妆业务,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京东还在此时打出了“全平台绝对没有假货”的口号。 聚美优品辛苦三年积累的客户群,一夜之间便被几大平台瓜分干净,紧随其后的就是股价下跌,在上市仅过去半年的时候,市值便蒸发了接近六成,从最高时期的55亿美元,直接跌到了19亿美元。 一蹶不振的聚美优品,再也没了和几大平台一较高下的能力,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并在2020年4月完成退市,也是因为聚美优品的接连惨败,陈欧在短短的三年内就“败光”了120亿。 若是其他人,在面对如此巨大的打击,说不定会就此一蹶不振,但大家忘记了,陈欧可是“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的那种人。 他并没有在失败中沉浸很久,就立刻振作起来,寻找新的商机,将目标投向母婴市场,毕竟不论什么时候,女人和小孩的钱都最好赚。即使股东们都反对涉足这类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可陈欧还是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分析,毅然决然为当时处于亏损状态的母婴品牌宝宝树,投资3.72亿元。 投资过了挺长一段时间,宝宝树都没有什么更好的发展,就在公司股东和高层为此焦虑不安的时候,国家二胎政策全面放开。 母婴领域一下子成了热门行业,宝宝树也趁着这股东风成长飞速,成为了中国最大,也是注册人数最多的母婴类社区平台,净利润1.38亿,等到2018年的宝宝树上市的时候,陈欧的投资增值超过6亿。 只不过这次的成功,陈欧并没有公之于众,而是默不作声地完成了所有,毕竟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肆意张扬,锋芒毕露的少年了。 虽然在母婴领域取得了胜利,可陈欧并不满足,转身便投资了影视文化产业,成立聚美影视公司,筹拍了影视剧《温暖的弦》,并担任出品人一职。 之后,为了给《温暖的弦》造势,陈欧又借着选角的名义参加了综艺节目《一年级》。 由于前期宣传到位,《温暖的弦》还未播出便被湖南卫视买下了首播权。 播出以后虽然口碑不怎么样,但播放量依旧突破了两亿,趁此这股热度,聚美又用“温暖的盒”作为广告,把剧情和品牌结合了起来,获得了不小的收益。 尝到甜头之后,陈欧又效仿先前的做法,以青年导师、80后企业家的身份,空降网综《奇妙的食光》,企图利用自身流量来带动聚美的热度。 在 娱乐 圈游荡了一圈以后,陈欧又发现了新的商机,并在2017年4月的时候,推出了两款空气净化器。 虽然广告打得挺火,可买账的观众并不多,大家并不觉得一个美妆电商公司,能生产啥正经的空气净化器。 任凭陈欧说得多么天花乱坠,销售额就是上不去,这次的投资就只能以失败告终。 不过,失败对于陈欧来说,并不是什么无法接受的事情,在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他又将目光放到了才刚被发掘的全新领域——共享经济。 眼看着共享单车的成功,陈欧发现,我们中国的消费者似乎对共享很感兴趣。 随着各种类型的共享经济疯狂涌进市场,陈欧看上了当时正处在一片蓝海的共享充电宝。 说干就干,陈欧孤身一人前往深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考察共享充电宝的工厂、生产线,又去找专门的生产商咨询,在得出五年之内手机电池技术不会有重大突破的结论后,陈欧直接花3亿资金收购了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并亲自上阵,担任董事长。 陈欧的这个决定,不光公司的股东们反对,就连马化腾和俞敏洪在得知此事后,都公开表示不看好。 王思聪甚至还直接发微博嘲讽:“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当然,从如今大街小巷满是共享充电宝的身影,我们就知道,陈欧又一次胜利了。 随着年轻人对于手机的越发依赖,手机俨然成为了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别说手机彻底没电,就是还有20%的电,都足以令人焦虑了。 抢得先机的陈欧带领街电率先占领市场,并高价收购共享充电宝核心专利,在加大产能的同时扩充营销团队,不管是几线城市,只要是人流量密集的商场,都能看到街电的身影。 到了2018年,全国共享充电宝总用户超过1.96亿,而街电则凭借1.07亿的用户量,40.5%的用户份额,300座城市以上的覆盖率,稳居全行业第一。 2020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高达400亿,虽然也有不少人唱衰共享充电宝,表示手机电池技术肯定会进行改革,到时候共享充电宝的前景堪忧。 对此陈欧也早做过预判,至少五年之内电池技术无法突破,那么共享充电宝未来依旧可观。 若是将来手机电池改进成功,相信陈欧也会找到更值得投资发展的新行业。 不知道曾经公开嘲讽陈欧的王思聪,在看到如今不管哪家万达都有的街电充电宝时,内心是作何感想。 这些年,陈欧辗转于多个行业,经历过创业的成功,也登上过巅峰。 虽然有过失败,但每次都能在哪摔倒在哪爬起来,一次又一次成为新型行业的领军人物。 这也许就像是陈欧说的: 经历过种种大起大落的陈欧,如今还未到不惑之年,未来,他又会开创什么新的领域?还能创造出怎样的新高度?时间会给出我们答案。
陈欧:3年败光120亿,3亿买项目却遭王思聪质疑,如今成行业第一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